Contact Form

钢铁行业新航标:2025变革与展望

一、供需格局与价格趋势

  1. 供需弱平衡
    2025 年国内钢铁需求预计呈现 “前低后高” 态势,总体接近零增长或小幅增长 1%。制造业景气度回升和基建投资边际改善将支撑内需,但房地产用钢需求或减少 2000 万吨,海外贸易政策不确定性仍存。
    供应端受产能置换暂停和自主减产常态化影响,粗钢产量或进一步下降 2%-4%(约 2000-4000 万吨),价格中枢预计触底后回升,螺纹钢 / 热卷 / 冷轧板价格中枢或降至 3250/3375/4200 元。
  2. 利润修复空间有限
    铁矿石、煤炭价格因新增产能释放步入下行通道,吨钢毛利或温和修复(如螺纹钢吨毛利中枢 111 元,同比 + 173 元),但行业整体盈利仍难大幅改善。

二、绿色转型与技术升级

  1. 超低排放与低碳路径
    • 2025 年 80% 以上钢铁产能需完成超低排放改造,推动行业污染物减排 60%,协同减少 1%-2% 碳排放。
    • 电炉钢占比目标提升至 15%,废钢利用量达 3 亿吨,短流程炼钢将加速推广。
    • 碳市场扩容在即,钢铁企业需建立碳排放管理体系,参与碳交易试点。
  2. 极致能效与技术突破
    • 全流程能源效率提升成为减碳核心,首钢京唐等企业通过工艺优化(如高比例球团矿冶炼)实现 CO₂减排 10% 以上。
    • 特钢龙头(如天工国际)聚焦高端材料研发,推动产品向高附加值转型。

三、行业整合与竞争格局

  1. 产能出清与并购加速
    • 工信部推动存量产能优化,低效产能(尤其是未达标环保要求的中小民企)或加速退出。
    • 行业集中度提升,宝钢、河钢等龙头通过兼并整合增强定价权,ROE 中枢有望抬升。
  2. 从 “内卷” 到 “竞合”
    • 企业需摒弃 “以价换量” 模式,转向差异化竞争(如高端特钢、定制化服务),并加强上下游协同(如与机械、汽车等制造业深度合作)。

四、投资机会与风险提示

  1. 投资主线
    • 价值重估:被低估的现金流资产(如宝钢股份、华菱钢铁)。
    • 稳增长弹性:马钢股份等受益基建预期标的。
    • 高端制造:特钢龙头(天工国际)及军工、汽车新材料企业(如抚顺特钢、华峰铝业)。
    • 整合潜力:河钢股份等具备并购预期的企业。
  2. 风险因素
    • 需求复苏不及预期(如地产拖累)。
    • 出口受贸易摩擦冲击。
    • 原料价格波动及产能出清节奏放缓。

五、全球视野与应对策略

  • 贸易战应对:探索对特定国家输出通胀以缓解关税压力,拓展北美以外市场。
  • 全球产业链重构:关注东南亚、中东等新兴市场需求,优化出口结构。

总体来看,2025 年钢铁行业将在减量发展中寻求新均衡,绿色转型与科技创新成为核心驱动力,具备技术优势和资源整合能力的企业将脱颖而出。

通讯更新

在下面输入您的电子邮件地址并订阅我们的新闻通讯